用涂饰、覆贴以及机械方法加工处理人造板表面,使之增加美观和提高使用效能的工艺过程。是木材加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人造板表面有不同的特性和外观:有的保存了木材原有的纹理色泽(胶合板、细木工板),有的色泽和组织过于单调(纤维板),或者易吸湿、易污染、易损坏(刨花板),不经表面装饰加工处理,会影响使用范围和使用效果。表面装饰加工的基本要求是:①保护板材表面;②装饰美化表面;③改善板材表面的物理机械性质;④提高板材等级。
概况 人造板表面装饰技术以木材表面装饰工艺为基础,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9世纪后期,欧洲开始采用模拟木材的天然花纹来涂饰木材制品及木质板材的表面,即模拟涂饰阶段。后来用人工复制(丝网漏印)和机械复制(凹版印刷)成木纹及其他类型图案,将它们制备成饰面材料(如装饰纹纸、聚氯乙烯薄膜等), 通过压机或压辊固贴在人造板表面。其后从印刷工业移植了丝绸印刷法和凹版印刷法,复制木纹图案和各种非木纹图案,从而产生了预制覆面材料和覆贴工艺。覆面材料种类日益增多,出现了装饰花纹纸、装饰塑料薄膜、金属箔材和纤维织物等,覆贴工艺也不断提高,使人造板表面装饰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覆贴饰面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在人造板基板上直接印刷。美国、日本开始较早,其他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才大规模采用。80年代又出现了转移印刷的饰面技术。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生产胶合板后,利用木材制有花纹的薄木,生产薄木贴面装饰胶合板。1959年研制成三聚氰胺装饰板,为人造板提供了新型装饰材。1975年起在北京、上海先后建立了木纹直接印刷、微薄木贴面和辊压薄纸(膜)贴面生产车间。在树脂改性和人造板表面装饰工艺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装饰材料和方法 所用材料分两大类:一类是含有成膜物质的涂饰材料;一类是各种片材、卷材的预制覆贴材料,包括单板、三聚氰胺塑料板、塑料薄膜、金属薄膜和各种树脂浸渍纸等。